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场所内为听力障碍人群提供辅助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公共场所设计、建设或改造中涉及听力障碍人群辅助系统的相关单位和部门。
Title: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uxiliary Systems for Hearing Impaired in Public Pla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YDT 2099-2010 信息无障碍 公众场所内听力障碍人群辅助系统技术要求》的常见问题解答。
答:《YDT 2099-2010》是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关于信息无障碍的标准,旨在为听力障碍人群在公共场所提供有效的辅助系统。该标准规定了听力辅助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听力障碍人群的需求。
答:听力辅助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答:听力障碍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车站、机场、剧院等,他们可能无法有效获取语音信息。通过设计符合标准的辅助系统,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答:根据《YDT 2099-2010》标准,听力辅助系统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答:听力辅助系统的设计主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人群。但对于极重度听力损失或完全失聪的人群,可能需要额外的个性化调整或补充设备(如人工耳蜗)来实现最佳效果。
答: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验证:
答:初期投入可能会较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成本会逐渐降低。此外,长期来看,听力辅助系统能显著提升听力障碍人群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答:是的,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议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具体频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厂商建议确定。
答:虽然《YDT 2099-2010》是中国的标准,但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无障碍标准。如果系统符合国际通用标准,通常可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但可能需要进行本地化适配。
答:根据标准要求,听力辅助系统需在中等噪声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这意味着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噪能力,能够在嘈杂环境中仍能清晰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