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通信用路面微槽敷设光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在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的路面微槽中敷设的通信光缆。
Title:Telecommunication Road Surface Micro-Duct Cable
中国标准分类号:K76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各种创新的光缆敷设技术应运而生。其中,YDT 1461-2006《通信用路面微槽敷设光缆》标准的发布,为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什么是微槽敷设技术?
微槽敷设技术是一种将光缆埋设于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下的方法。与传统的开挖式敷设相比,这种技术具有施工便捷、对环境影响小的特点。YDT 1461-2006 标准详细规定了微槽敷设光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确保其能够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稳定运行。
微槽敷设光缆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其特殊的结构设计。根据标准要求,这类光缆需要具备高强度的抗压性能和良好的柔韧性,以适应路面的荷载变化。此外,光缆外护套通常采用耐老化材料,以延长使用寿命。
微槽敷设光缆广泛应用于城市主干道、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通信网络建设中。例如,在北京某大型商业中心的改造项目中,施工方采用了微槽敷设技术,成功解决了原有地下管道拥挤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中使用的光缆完全符合 YDT 1461-2006 标准,运行至今未出现任何故障。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上海某地铁站扩建工程。由于地铁站周边区域人流密集,传统开挖方式难以实施。通过采用微槽敷设技术,施工团队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光缆铺设工作,大幅缩短了工期并降低了成本。
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发展,对通信基础设施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微槽敷设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将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相关标准的不断完善也将推动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构建高效、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