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中复用和信道编码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设备制造、测试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ysical layer of Uu interface in 2GHz TD-S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Part 3: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回答:YDT 1371.3-2006标准主要规定了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的物理层技术要求,特别是与复用和信道编码相关的部分。该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在TD-SCDMA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复用、信道编码以及解码过程,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回答:TD-SCDMA采用了时分多址(TDD)的方式进行复用。具体来说,它通过时间分割的方式将一个载波划分为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可以传输不同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此外,还支持多种逻辑信道的复用,例如专用信道(DCH)、广播信道(BCH)等。
回答:信道编码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TD-SCDMA中,常用的信道编码方式包括卷积编码和Turbo编码。这些编码方式通过对原始数据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在存在噪声的情况下更准确地恢复原始数据。例如,卷积编码常用于语音业务,而Turbo编码则适用于更高要求的数据业务。
回答:循环冗余校验(CRC)是TD-SCDMA中用于检测数据传输错误的重要手段。CRC通过对数据块添加特定的校验码,接收端可以通过重新计算校验码来判断数据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如果发现错误,接收端可以请求重传数据,从而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回答:复用和信道编码在TD-SCDMA中协同工作以优化系统的性能。首先,数据通过复用被分配到不同的时隙或逻辑信道中;然后,信道编码为每一段数据添加冗余信息以增强抗干扰能力。这种组合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还增强了数据传输的鲁棒性。
回答:为了应对突发错误,TD-SCDMA采用了交织技术。交织技术将连续的数据分散到不同的时隙中传输,这样即使某个时隙受到严重干扰,也不会导致整个数据包丢失。接收端可以通过解交织恢复出原始数据序列。
回答: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YDT 1371.3-2006标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确保其产品能够兼容TD-SCDMA网络并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遵循该标准有助于设备制造商开发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的产品,同时降低因不合规而导致的市场风险。
回答:信道编码确实会对传输速率产生影响。虽然编码增加了数据量,但通过提高传输可靠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错误重传造成的额外开销,从而间接提升有效传输速率。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需要权衡编码增益与传输效率之间的关系。
回答:TD-SCDMA通过时分多址(TDD)实现了多用户的共享机制。在同一频率资源下,不同用户通过分配不同的时隙来实现通信。这种机制充分利用了时间资源,避免了频谱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要求严格的同步和调度算法来确保公平性和服务质量。
回答:YDT 1371.3-2006标准主要适用于Uu接口的物理层技术要求,尤其是复用和信道编码相关的内容。虽然该标准涵盖了TD-SCDMA系统的核心功能,但对于其他接口(如Iub接口)或更高层协议的支持,则需参考其他相关标准。因此,设备制造商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