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杂交棉整株制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亲本选择与繁殖、制种技术要求、种子收获及质量控制等。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杂交棉整株制种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ole-plant Seed Production of Hybrid Cott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杂交棉整株制种技术是保障优质棉种供应的重要手段,其中TSHZSAQS 00125-2022标准对提升制种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母本去雄”这一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变化,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导。
在TSHZSAQS 00125-2018版中,对于母本去雄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适时、彻底”,但未具体说明如何判断“适时”以及“彻底”的标准。而在修订后的2022版中,新增了更为详细的指导:“当母本植株第1果枝开花率达到70%以上时开始去雄,每日早晚各一次,确保每朵花完成去雄后3小时内授粉。”这一修改不仅明确了操作的时间节点,还强调了频率和时效性,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具体应用时,首先应观察母本植株的生长情况,当其第一果枝上超过七成的花朵已经开放,即可启动去雄程序。通常情况下,这发生在播种后的40至50天内,但需结合当年气候条件适当调整。去雄工作应在每天早晨露水干后及傍晚气温降低时进行,避免高温时段操作影响效果。使用专用工具轻轻拔除花瓣间隐藏的雄蕊,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雌蕊。完成去雄后,应及时进行人工授粉或借助蜜蜂等媒介完成授粉过程,保证种子质量。
通过这样的细化规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因技术不熟练带来的风险,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