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规范中第4部分的内容,包括应用传送机制(APM)、隧道和IP承载控制协议的技术要求和实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通信网络中基于BICC协议的呼叫控制及相关应用开发与实施。
Title:BICC Protocol Specifications - Part 4: Application Transfer Mechanism (APM), Tunneling and IP Carrying Control Protocol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旨在探讨YDT 1193.4-2002标准中关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BICC)规范的第四部分内容,即BICC的应用传送机制(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APM)、隧道以及IP承载控制协议。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通信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BICC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叫控制协议,其设计目标在于实现独立于具体承载方式的通信服务。随着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发展,BICC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本部分将简要介绍BICC的基本背景及其标准化的重要性。
BICC的APM是其核心功能之一,它负责在不同节点之间传递应用层信息。以下是APM的主要特点:
隧道技术是BICC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封装和传输BICC信令。以下是对隧道技术的详细说明:
IP承载控制协议是BICC的关键组件之一,用于管理和控制IP网络中的资源分配。以下是该协议的主要功能:
通过对YDT 1193.4-2002标准中BICC规范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BICC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APM、隧道技术和IP承载控制协议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安全且灵活的通信框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优化这些技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