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上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架构、协议支持、性能指标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ATM的MPLS网络设备的设计、开发与测试。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mplementing MPLS over ATM
中国标准分类号:L78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与YDT 1162.2-2001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
回答:YDT 1162.2-2001是中国通信行业标准之一,主要规定了如何在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中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技术要求。该标准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的数据传输机制,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的互通。
回答:在ATM上实现MPLS的关键步骤包括:
回答:标记分配机制是MPLS在ATM中实现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在ATM信元头中插入标记字段来标识数据流。标记分配通常由标记分发协议(LDP)完成,确保标记与特定的LSP关联。
回答:标记交换路径(LSP)是在ATM网络中的一组连续的ATM虚电路(VC),用于承载具有相同标记的数据流。LSP的作用是为数据包提供一个预定义的传输路径,从而提高转发效率。
回答: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基于ATM的宽带IP网络环境。对于其他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或帧中继),需要参考相应的标准。因此,在实施前需确认网络类型是否符合标准适用范围。
回答:标记分发协议(LDP)负责在ATM网络中动态分配和管理标记。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回答:实现MPLS的ATM网络需要以下设备的支持:
回答:YDT 1162.2-2001通过引入MPLS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网络性能,具体表现在:
回答:在ATM网络中实现MPLS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