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污水处理絮凝剂用铁系原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铁系原料为主要成分,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絮凝剂产品。
Title:Sewage Treatment Flocculant Iron-based Raw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7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AEPI 002-2022《污水处理絮凝剂用铁系原料》是专门针对用于污水处理的铁系絮凝剂原料制定的标准。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技术要求上的显著变化之一——对重金属含量限值的调整,并结合实际应用提供解读。
技术要求中重金属含量限值的变化
在TZAEPI 002-2022中,与早期版本相比,对于重金属如铅、镉等有害元素的限量指标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例如,铅的含量从原来的不超过10mg/kg降低到了5mg/kg。这一改变反映了当前环保意识增强以及对环境安全更高标准的要求。
# 应用方法详解
1. 原材料选择:生产厂商在采购铁矿石等基础材料时,应加强供应商管理,确保所购原材料符合新的重金属含量标准。可以通过定期检测来监控原材料的质量。
2. 生产工艺改进: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比如采用更先进的过滤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减少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量。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质控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3. 成品检测:每批次产品出厂前都必须按照最新标准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只有达到规定的限值才能允许出厂销售。这不仅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4. 信息透明化:生产企业应当向用户提供关于产品重金属含量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报告等文件,以便用户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通过对重金属含量限值的严格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絮凝剂的安全性,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希望以上内容能为企业和个人在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方面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