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梅衰弱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包括病害症状识别、发病条件、预防措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杨梅种植区域的病害管理和生产管理。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lt Disease of Waxberry (TZNZ 120-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杨梅衰弱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NZ 120-2022)对杨梅衰弱病的防控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中关于“土壤改良措施”的变化进行深度解析。
在原版本中,土壤改良主要强调了单一的有机肥施用,而新版规程则更加注重土壤结构的整体改善,增加了“生草栽培”这一新型技术手段。生草栽培是指在果园内保留或种植一定种类的草本植物,通过其生长特性来调节土壤环境。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与杨梅树相容性好的草种,如白三叶草。种植时应控制草的高度,一般保持在15厘米左右,避免过高影响杨梅树的光照和水分吸收。同时,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割草作业,将割下的草覆盖于树盘周围,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此外,还需定期检测土壤理化性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草种类型及管理方式,确保土壤改良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这种综合性的土壤改良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增强杨梅树抗逆能力,从根本上预防衰弱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