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区块链可信电子签章平台的参考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签章平台的设计、开发与评估。
Title:Blockchain Trustworthy Electronic Seal Platform Reference Architecture and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ESA 1200-2022《区块链可信电子签章平台参考架构和要求》相较于前版标准,在技术细节和应用场景上有了更明确的规定。今天我将围绕“区块链节点角色定义”这一核心变化展开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区块链节点的角色较为笼统,仅分为管理节点和服务节点两大类。而在新版标准中,节点角色被细化为信任锚点、验证节点、存储节点及协作节点四类。这种调整旨在更精准地划分各节点功能,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以信任锚点为例,其主要负责生成和维护整个网络的信任根证书,确保数据源头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信任锚点应由具备权威资质的机构担任,并定期接受第三方审计。同时,它还需与其他类型节点保持高效通信,及时更新信任列表以应对网络环境的变化。
验证节点则侧重于对交易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当收到交易请求时,验证节点需检查发起者的身份认证信息是否有效,并确认该操作符合既定规则。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相关方发出警报并记录日志,以便后续追溯。
存储节点承担着数据持久化的重要任务。它们需要按照预定策略保存各类交易记录,并保证数据不可篡改性。为了提高检索速度,可以引入索引机制;而对于敏感信息,则要采用加密手段加以保护。
协作节点的主要职责是促进不同组织间的业务协同。通过与其他节点紧密配合,它可以实现跨域数据共享与业务流程整合。例如,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协作节点能够帮助银行快速获取制造商提供的货物运输证明,从而加快贷款审批进程。
综上所述,《区块链可信电子签章平台参考架构和要求》(TCESA 1200-2022)通过对节点角色的重新定义,不仅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还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责任边界。这对于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更多领域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