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色有隔内生菌胞外聚合物在土壤改良中的技术要求、生产方法、检测方法及应用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利用深色有隔内生菌胞外聚合物进行土壤修复、改良和提升土壤肥力的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Charter for Soil Improvement Using Extracellular Polymers from Dark Septate Endophytes TGRM 099-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深色有隔内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 DS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根系中的共生微生物,其胞外聚合物在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显著作用。TGRM 099-2024《深色有隔内生菌胞外聚合物改良土壤技术章程》对DSE的应用进行了系统规范。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菌株筛选与鉴定”这一核心环节的变化,深入解析其改进之处及其实际应用方法。
菌株筛选与鉴定: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
# 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GRM 099-2018)中,菌株筛选主要依赖于实验室培养观察和显微镜下形态特征分析,这可能导致误判或漏检。而新版标准引入了分子生物学手段,如PCR扩增和DNA序列比对,显著提高了筛选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 应用方法详解
1. 样本采集
首先需要从目标植物根际土壤中采集样品。推荐使用无菌工具,避免外界污染。将采集到的样本置于低温环境中运输至实验室。
2. 初步分离
将土壤样本接种于适合DSE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例如含高浓度蔗糖和低氮源的培养基。经过7-14天的恒温培养后,挑选出具有典型DSE特征的菌落。
3. 分子鉴定流程
- 提取DNA:采用CTAB法或其他高效提取试剂盒,确保DNA质量。
- PCR扩增: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区域(如ITS区)。反应体系应包括模板DNA、引物、dNTPs及耐热DNA聚合酶等成分。
- 测序与比对:送测序公司完成双向测序,并通过公共数据库(如NCBI)进行序列比对,确认菌种归属。
4. 验证实验
对选定的菌株进行进一步的功能测试,比如测定其胞外聚合物产量、对重金属抗性的表现以及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等。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更加精准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DSE菌株,从而指导后续的土壤改良实践。这种基于分子技术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结果的可信度,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