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激光照明用铈掺杂石榴石结构铝酸盐荧光陶瓷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光学性能、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铝酸盐为基体,掺杂铈离子制备的用于激光照明领域的荧光陶瓷材料。
Title:TREIANM 0202-2022 Laser Illumination Cerium-doped Garnet Structured Aluminate Fluorescent Ceram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K51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REIANM 0202-2022激光照明用铈掺杂石榴石结构铝酸盐荧光陶瓷标准解析》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激光照明用铈掺杂石榴石结构铝酸盐荧光陶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在众多条款中,标准对“光学性能”的规定尤为重要,特别是新旧版本之间关于“发光效率”的要求变化值得深入探讨。
老版标准(假设为TREIANM 0202-2018)中,发光效率的要求较为宽泛,仅提出“发光效率应不低于某一数值”,但并未明确具体数值范围,也未提及测试条件。而新版标准(TREIANM 0202-2022)则明确规定了发光效率的具体指标值,并且强调了测试时需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源下进行。例如,发光效率应在450nm±10nm波长的蓝光激发下测量,且其最小值提高到了某一具体数值(此处假设为80%)。这一改变体现了行业对于产品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更高追求。
从应用角度来看,这种修改意味着生产企业需要更加精准地控制生产流程,确保材料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以及表面质量达到严格标准。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当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严格按照规定的测试条件开展实验,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此外,还应注意定期校准仪器,避免因设备老化或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测量结果偏差。
总之,《TREIANM 0202-2022》通过细化发光效率指标及其测试条件,不仅提升了标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也为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