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钛精矿(岩矿)中氧化亚铁含量的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钛精矿(岩矿)中氧化亚铁含量的测定。
Title:Titanium concentrate (rock ore) -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 Potassium dichromate volu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ferrous oxide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FAQ旨在帮助用户理解并正确应用YBT 159.3-1999标准中关于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钛精矿中氧化亚铁含量的方法。
YBT 159.3-1999是中国国家冶金行业标准,用于指导测定钛精矿(岩矿)中的氧化亚铁含量。该标准规定了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要求。
重铬酸钾容量法具有以下优点: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亚铁(FeO)与过量的重铬酸钾(K₂Cr₂O₇)反应,生成三价铬离子(Cr³⁺)。通过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计算出氧化亚铁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
FeO + Cr₂O₇²⁻ + H⁺ → Fe³⁺ + Cr³⁺ + H₂O
实验所需的主要试剂和仪器包括:
为减少误差,需注意以下几点:
滴定终点通常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稳定的紫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此时应立即停止滴定并记录消耗的体积。
某些杂质(如钒、锰等)可能对测定产生干扰。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消除干扰:
根据公式:氧化亚铁含量 (%) = (C × V × M × 100) / (m × 1000)
其中: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钛精矿样品,包括天然矿石和人工加工产品。但需注意,对于含有大量有机物或难溶物质的样品,可能需要预处理后再进行测定。
虽然还有其他方法(如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可用于测定氧化亚铁含量,但重铬酸钾容量法因其简便性和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如果需要更高精度或特殊条件下的测定,可考虑结合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