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苄砷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苯甲醛和三氧化二砷为原料制得的苄砷酸,主要用于有机合成。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Benzyl Arsenic Aci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苄砷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规范苄砷酸的生产、质量控制以及应用标准,我国于1982年制定了行业标准YB 2425-1982《苄砷酸技术条件》。这一标准为苄砷酸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确保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苄砷酸的基本特性
苄砷酸(C6H5AsO3)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生产和使用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它主要通过苯基氯化物与亚砷酸钠反应制备,化学性质稳定,但对光和热敏感。根据YB 2425-1982的规定,苄砷酸的纯度需达到98%以上,水分含量不得超过0.5%,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其在下游产品的性能表现。
技术条件的具体要求
YB 2425-1982从多个方面对苄砷酸的技术条件进行了规定,包括外观、物理化学性质、杂质限量等。例如,外观应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肉眼可见杂质;熔点应在特定范围内,以验证其纯度;重金属和砷盐含量均需低于限定值,以确保产品安全性。
实际应用案例
苄砷酸在农药行业中被用作杀虫剂的活性成分。例如,某农药企业采用符合YB 2425-1982标准的苄砷酸生产了一种高效杀虫剂,其喷洒后能有效抑制害虫繁殖,同时对人体和环境影响较小。据数据显示,使用该杀虫剂的农田作物产量提高了约15%,证明了苄砷酸在农业上的重要价值。
总结
YB 2425-1982作为苄砷酸的技术标准,不仅为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苄砷酸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而标准的完善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