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陶质彩绘文物病害的分类、命名及其图示表达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陶质彩绘文物的病害调查、记录和保护修复工作。
Title:WWT 0021-2010 Terminology and Diagrams for Diseases of Painted Terracotta Artifa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K85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陶质彩绘文物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多种病害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国家标准《WWT 0021-2010》对陶质彩绘文物的病害类型及其图示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陶质彩绘文物常见的病害类型。这些病害可以分为物理性病害、化学性病害以及生物性病害三大类。物理性病害主要包括裂隙、剥落和破碎等现象;化学性病害则涉及盐析、粉化和变色等问题;而生物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微生物侵蚀和虫蛀等。每一种病害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为了更直观地识别这些病害,国家标准提供了详细的图示说明。例如,在裂隙的图示中,通常会标注裂纹的方向、宽度及深度,以便于修复人员判断损伤程度。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害,图示还能帮助区分其成因,从而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
以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一件唐代陶俑为例,这件文物曾因长期暴露于沙漠气候中而出现严重的盐析现象。通过采用《WWT 0021-2010》中的标准方法,研究人员能够准确识别病害类型,并成功实施了脱盐处理,有效延缓了文物的老化进程。
综上所述,《WWT 0021-2010》为陶质彩绘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对病害类型的深入研究与分类管理,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传承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