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作业场所噪声测量的仪器、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对作业场所噪声的测量与评价。
Title:Code for Measurement of Noise in Workplac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WST 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是中国卫生行业的一项标准,旨在为作业场所的噪声测量提供科学、统一的技术依据。该规范不仅规定了噪声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还明确了测量设备的选择与校准要求,以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这一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评估作业场所的噪声水平,从而保护劳动者的听力健康,减少噪声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
噪声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之一,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伤、心理压力增加等问题。因此,准确测量噪声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WST 69-1996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规范指出,噪声测量应采用声级计等专业设备进行。这些设备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测量时需选择合适的频率计权(A计权)和时间计权(快响应或慢响应),以便更贴近人耳对声音的感知特性。
测量环境对噪声值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风速、温度和湿度都会对声波传播产生影响。因此,规范要求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同时避免外界干扰因素。例如,在户外测量时,应尽量避开强风天气;而在室内测量时,则需关闭门窗,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
以某钢铁厂为例,该厂在未执行WST 69-1996标准之前,由于缺乏系统的噪声测量手段,导致部分车间的噪声水平超出安全限值,工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问题。在引入该规范后,工厂按照标准要求对各车间的噪声进行了全面测量,并采取了隔音墙、降噪设备等措施,显著降低了噪声水平,工人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根据统计数据,实施规范后的第一年内,该厂因噪声引发的职业病发病率下降了30%,员工满意度也有所提高。这充分证明了WST 69-1996在保障劳动者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WST 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为我国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它不仅规范了噪声测量的操作流程,还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噪声污染,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