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尿中三氯乙酸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职业健康检查和环境医学监测中尿液中三氯乙酸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trichloroacetic acid in urine by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WST 64-1996 尿中三氯乙酸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回答: WST 64-1996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尿液中三氯乙酸(TCA)含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该标准适用于职业卫生监测及环境健康研究领域。
回答: 三氯乙酸是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在尿液中的浓度可以反映人体接触氯化消毒剂的程度。测定尿中三氯乙酸有助于评估人群暴露于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风险。
回答: 分光光度法基于三氯乙酸与显色剂反应生成具有特定吸收波长的化合物。通过测量该化合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利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三氯乙酸的浓度。
回答: 不建议替代。分光光度法依赖于精确的光学测量,其他仪器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若无分光光度计,可考虑寻求专业实验室支持。
回答: 测定结果通常以mg/L(毫克每升)或μg/L(微克每升)表示,具体单位需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回答: 是的,尿样应在低温(0-4°C)下保存,并在24小时内完成测定。长时间存放可能导致三氯乙酸降解或挥发。
回答: 检查操作步骤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包括试剂配制、仪器校准、样品处理等环节。同时,需确保最终结果满足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