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电厂用奥氏体不锈钢连铸板坯的成形工艺技术要求,包括材料、制造工艺、检验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核电厂建设中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连铸板坯的生产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Continuous Casting Slab Used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 Part 1: Continuous Casting Slab
中国标准分类号:K72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NS 50.1-2021《核电厂用奥氏体不锈钢构筑成形工艺技术要求 第1部分:连铸板坯》中,与旧版相比,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连铸板坯表面质量控制的细化。这一变化直接关系到后续加工及最终产品的性能稳定性。
以“连铸板坯表面缺陷深度限制”为例,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表面缺陷的描述较为笼统,仅规定了不允许存在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指出当表面缺陷深度超过板坯厚度的3%且大于2毫米时,必须进行修磨处理,并确保修磨后的表面光滑过渡,同时要求修磨区域的剩余厚度不得低于设计最小值。这项改动旨在通过更精确的标准来减少因表面缺陷引发的质量隐患。
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首先,在生产环节需加强对连铸板坯表面状态的监控,采用高精度检测设备定期检查;其次,一旦发现不符合上述标准的缺陷,应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评估是否可以修磨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实施修磨作业;最后,完成修磨后要再次检验确认修磨效果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备案工作。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产品质量,还能降低后期维修成本,保障整个核电厂建设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