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国居民膳食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其相关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居民合理摄入脂溶性维生素,预防因摄入不足或过量引起的健康问题。
Title:Chines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Nutrients - Part 4: Fat-Soluble Vitam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WST 578.4-2018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4部分:脂溶性维生素》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脂溶性维生素是指能够溶解于脂肪或脂溶剂中的一类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它们在人体内储存时间较长,因此过量摄入可能引发中毒风险。
脂溶性维生素的功能各不相同:
根据《WST 578.4-2018》,推荐摄入量(RNI)是满足97%-98%人群需求的水平,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则是不会引起毒副作用的最大安全值。这些数值会因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而有所不同。
维生素A摄入过量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如头痛、恶心)或慢性中毒(如骨质疏松、皮肤干燥)。长期过量摄入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因此孕妇需特别注意。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儿童)或骨质软化症(成人),表现为骨骼疼痛、肌肉无力等。此外,长期缺乏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通过均衡饮食即可满足维生素E的需求。过量补充维生素E可能干扰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代谢,甚至增加出血风险。
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合成的关键物质,缺乏时可能导致出血倾向。此外,维生素K还参与骨骼代谢,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建议优先通过均衡饮食获取脂溶性维生素。如果确实需要补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摄入导致毒性反应。
由于脂溶性维生素易被氧化分解,储存时应注意避光、密封、低温保存。例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E应避免暴露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