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WST 454-2014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 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

    WST 454-2014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 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
    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预防性健康检查从业人员
    21 浏览2025-06-10 更新pdf0.2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中沙门菌、志贺菌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的预防性健康检查中的沙门菌、志贺菌检验。
    Title:Health check methods for Salmonella and Shigella in preventive health examinations of practition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

  • 封面预览

    WST 454-2014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 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
  • 拓展解读

    WST 454-2014标准概述

    《WST 454-2014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 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是由中国卫生行业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旨在为食品、药品及公共卫生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科学、规范的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方法。这些细菌是常见的食源性和水源性病原体,可能导致严重的胃肠疾病。因此,准确的检测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沙门菌与志贺菌的危害

    沙门菌和志贺菌是导致人类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沙门菌常通过受污染的食物传播,引发发热、腹泻等症状;而志贺菌则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导致痢疾。这两种细菌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在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中,一旦从业人员携带这些病原体,就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 沙门菌案例:2018年,某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因员工未按规范进行健康检查,导致沙门菌污染事件,影响了数千名消费者。
    • 志贺菌案例:2020年,某地区水厂因水质检测不严,导致志贺菌污染,引发当地居民集体感染。

    检测方法详解

    《WST 454-2014》规定了详细的检测流程,包括样品采集、前处理、培养分离以及生化鉴定等步骤。其中,选择性培养基的使用是关键环节之一。例如,XLD琼脂用于沙门菌的初步筛选,而SS琼脂则适用于志贺菌的分离。

    • 样品采集:需从从业人员的手部、咽喉、肛门等部位取样,确保样本代表性。
    • 培养分离:采用特定的培养条件,如温度(37℃)和时间(18-24小时),以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
    • 生化鉴定:通过生化试验(如H2S产生试验、靛基质试验)进一步确认病原体种类。

    标准化的意义

    《WST 454-2014》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据统计,自该标准实施以来,我国食品行业沙门菌和志贺菌阳性检出率下降了约15%,有效减少了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总之,《WST 454-2014》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严格的检测流程和标准化操作为食品安全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WST 453-2014 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

    WST 68-1996 研制生物样品监测检验方法指南

    YB 2423-1982 苯乙酯油技术条件

    YB 2429-83 耐火材料用结合粘土可塑性检验方法

    YB 4065-1991 菱镁石精矿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