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砷的原理、试剂、仪器、步骤及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人体尿液中砷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Urine by Silver Diethyldithiocarbamate Triethanolami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WST 28-1996 尿中砷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WST 28-1996 方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尿液中砷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DDC)与砷离子反应,形成红色络合物,再通过三乙醇胺稳定络合物,最后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来定量分析。
尿液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样品,因为它易于采集且非侵入性。尿液中的砷浓度可以反映人体近期的砷暴露水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砷中毒的监测和研究。
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WST 28-1996 标准,该方法的检测限通常为0.01 mg/L,具体数值可能因仪器灵敏度和样品处理条件而有所不同。
某些金属离子(如铜、锌等)可能会对测定产生轻微干扰。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可以在样品前处理阶段加入掩蔽剂(如柠檬酸铵或EDTA),以减少这些离子的影响。
除了WST 28-1996 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可用于尿液中砷的测定,例如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但WST 28-1996 方法因其简单易行、成本较低而被广泛应用。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步骤如下:
WST 28-1996 方法适用于以下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