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急性铀中毒的诊断依据、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性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铀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Title:Diagnosis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Acute Uranium Pois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WST 197-2001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答:急性铀中毒是指人体短时间内暴露于高浓度铀化合物,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毒理学反应的疾病。铀是一种放射性和化学毒性兼具的重金属,其毒性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功能和DNA损伤来体现。
答:急性铀中毒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答:根据《WST 197-2001》标准,急性铀中毒的确诊需要结合以下几点:
答:处理急性铀中毒的原则主要包括:
答:是的。铀不仅具有化学毒性,还具有放射性危害。其α粒子可对肺部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在处理过程中需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答:预防急性铀中毒的关键在于减少接触风险:
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若能在中毒后尽快脱离污染源并进行排毒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健康。但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答:是的。儿童由于代谢活跃、体重轻,对铀的敏感性更高,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发生铀污染事件时,儿童应优先撤离并接受医疗干预。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