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丙烯酸丁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步骤。本文件适用于作业场所空气中丙烯酸丁酯浓度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Butyl Acrylate in Workplace Air by Gas Chromat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C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WST 161-1999标准?
WST 161-1999是中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了在作业场所空气中测定丙烯酸丁酯含量的方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为什么需要测定作业场所中的丙烯酸丁酯浓度?
丙烯酸丁酯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毒性的化学物质,长期暴露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通过测定其浓度来评估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酸丁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气相色谱法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丙烯酸丁酯被气化后进入色谱柱,在柱内被分离,并通过检测器(如FID)定量检测其浓度。
如何采集作业场所空气样本?
采样完成后如何处理样品?
将吸附管密封后送至实验室,用适当的溶剂(如二硫化碳)解吸吸附的丙烯酸丁酯,然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如何校准仪器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测定结果如何表示?
测定结果通常以mg/m³或ppm为单位表示,具体取决于检测方法和行业标准要求。
如果测定值超过标准限值怎么办?
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酸丁酯有哪些局限性?
如何避免测定过程中的误差?
是否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替代气相色谱法?
目前没有更简便、更准确的方法能够完全替代气相色谱法,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结合其他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