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WS 216-2018 登革热诊断

    WS 216-2018 登革热诊断
    登革热诊断病毒血清学核酸检测
    27 浏览2025-06-10 更新pdf0.8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登革热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对登革热的诊断。
    Title:Dengue Diagn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WS 216-2018 登革热诊断
  • 拓展解读

    WS 216-2018登革热诊断标准

    WS 216-2018是中国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专门针对登革热的诊断方法和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提高登革热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有效控制疫情传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皮疹等,严重时可导致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

    根据WS 216-2018标准,登革热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其中,临床表现是初步判断的重要依据,而实验室检测则是确诊的关键步骤。以下是诊断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 流行病学史: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近期是否前往过登革热高发地区,或者是否有被蚊虫叮咬的经历。例如,在东南亚、南美洲等地,登革热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这些地区的旅行史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实验室检测: WS 216-2018中明确指出,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如IgM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可以快速筛查疑似病例,而病毒核酸检测则能够更精确地确认病毒感染情况。
    • 影像学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例如,胸部X光可以帮助排除肺炎等并发症。

    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多次爆发登革热疫情。例如,2014年广东省曾发生大规模登革热疫情,累计报告病例超过4万例。面对这种情况,WS 216-2018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医疗系统迅速识别并隔离确诊病例,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

    此外,为了更好地应对登革热疫情,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开展灭蚊行动以及普及公众健康教育。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蚊媒密度,还能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WS 216-2018为登革热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显著提升我国对登革热的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WS 215-2001 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 217-200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 235-2003 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 237-2003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 236-2003 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