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登革热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对登革热的诊断。
Title:Dengue Diagn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WS 216-2018是中国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专门针对登革热的诊断方法和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提高登革热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有效控制疫情传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皮疹等,严重时可导致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
根据WS 216-2018标准,登革热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其中,临床表现是初步判断的重要依据,而实验室检测则是确诊的关键步骤。以下是诊断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多次爆发登革热疫情。例如,2014年广东省曾发生大规模登革热疫情,累计报告病例超过4万例。面对这种情况,WS 216-2018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医疗系统迅速识别并隔离确诊病例,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
此外,为了更好地应对登革热疫情,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开展灭蚊行动以及普及公众健康教育。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蚊媒密度,还能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WS 216-2018为登革热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显著提升我国对登革热的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