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食品
  • TCNLIC 0036-2021 纳 豆

    TCNLIC 0036-2021 纳 豆
    纳豆发酵大豆食品微生物
    18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0.35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纳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成的纳豆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Natto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 封面预览

    TCNLIC 0036-2021 纳 豆
  • 拓展解读

    纳豆作为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TCNLIC 0036-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纳豆》的发布为这一产品的生产、检测和流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关于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特别是与旧版相比新增的耐热大肠菌群检测要求,探讨其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及操作要点。

    新增耐热大肠菌群检测的意义

    在TCNLIC 0036-2021标准中,相较于之前的标准,增加了对耐热大肠菌群的检测要求。这一变化反映了食品安全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技术发展的需求。耐热大肠菌群是一类能够在较高温度下存活并繁殖的细菌,它们的存在往往表明食品可能受到粪便污染或卫生条件不佳的影响。因此,将其纳入纳豆的质量控制体系内,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应用方法详解

    1. 样品采集: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取样,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通常情况下,需要从不同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用于检测。

    2. 前处理步骤:将采集到的样品按照规定的比例稀释,并通过适当的培养基进行预处理。这一步骤对于保证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3. 检测过程:

    - 使用专门设计用来筛选耐热大肠菌群的培养基。

    - 在设定好的温度条件下(通常是44℃左右),让样本中的微生物生长一段时间。

    - 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特征,判断是否存在符合耐热大肠菌群特性的菌落。

    4. 结果分析与报告: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计算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所含有的耐热大肠菌落数量,并据此评估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结论

    通过对TCNLIC 0036-2021中新加入的耐热大肠菌群检测要求进行深入解析可以看出,这项改动不仅提高了纳豆制品的安全性保障水平,也为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控制标准。作为从业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变化的重要性,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各项检测程序,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关注食品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自身的管理策略和技术手段,共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ZZB 2724-2022 工业影像型高速读码器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