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蒲江猕猴桃病虫害高标准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防控措施及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蒲江地区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High-standard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Pujian Kiwifruit Diseases and Pests DB34/T TPJMHT 3-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蒲江猕猴桃病虫害防控中农药使用的新旧版标准差异解析
在TPJMHT 3-2022《蒲江猕猴桃病虫害高标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新版标准中,与旧版相比,农药使用部分的变化尤为显著。其中,关于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是影响猕猴桃种植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新版标准对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要求更加严格和细化。旧版标准仅笼统要求“农药使用后需等待一定时间再采摘果实”,但并未具体规定时间范围或分类管理。而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种类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低毒农药不得少于7天,中等毒性农药不得少于14天,高毒农药则需要至少21天以上。此外,对于生物源农药,因其对环境友好且残留风险较低,新版标准允许其间隔期缩短至3天,但需提供相关检测证明。
以新版标准中关于高毒农药使用的具体应用为例,猕猴桃种植户在面对严重的病虫害问题时,可能不得不选择高毒农药进行应急处理。按照新版标准,即使紧急情况下使用了这类农药,也必须确保果实采摘前至少留出21天的时间窗口,以保证农药充分降解,避免果实中的农药残留超标。这一规定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也倒逼农户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为有效执行该条文,种植户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优先选用低毒或生物源农药,尽量减少高毒农药的使用频率;其次,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档案,包括农药名称、使用剂量、喷洒日期及预计采收时间等内容;最后,定期送检待采摘果实,通过专业机构检测确认农药残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保障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总之,新版标准中对农药安全间隔期的精细化管理,体现了绿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也为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