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机械化整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产后处理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制种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ull Mechanization of Maize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中的关键条文解析——以播种环节为例
在TSHZSAQS 00112-2022与旧版标准相比,播种环节的技术要求有了显著变化。新标准更加注重精量播种和播种质量的控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标准对播种机具的选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选用具有精确排种功能的播种设备,并且强调播种机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种子在运输过程中受损。此外,还增加了对播种机调整精度的具体指标,例如行距偏差不得超过±1厘米,穴粒数合格率需达到95%以上。
其次,在播种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上也做出了改进。新标准特别指出,要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深度,并且明确规定了不同土壤条件下适宜的播种深度范围。同时,还增加了关于种子处理的要求,比如推荐使用包衣种子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包衣剂种类及用量建议。
最后,在播种过程中的监控措施也得到了加强。新标准要求配备先进的监测系统,实时记录播种参数如速度、深度等信息,并且定期校准设备确保数据准确性。另外,还增加了对于异常情况处理的规定,当发现播种不均匀时应及时停机检查原因并排除故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技术门槛,而且增强了可操作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制种玉米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这些改变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中对精准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