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限位定位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中使用的限位定位装置。
Title:Electrified Railway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Components - Part 3: Limit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BT 2075.3-2010 是中国铁路行业标准的一部分,专门针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中的限位定位装置进行了详细规范。限位定位装置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列车高速运行时对接触线进行精准定位,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限位定位装置通过限制接触线的横向移动范围,有效防止因风力、温度变化或其他外力导致的接触线偏移。这种装置不仅提高了接触网的稳定性,还大大降低了因接触不良引发的断电事故风险。在实际应用中,限位定位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供电效率。
TBT 2075.3-2010 对限位定位装置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选择、制造工艺、安装方式以及性能测试等方面。例如,装置的材料需具备高强度、耐腐蚀和抗疲劳特性,以适应复杂的铁路环境。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装置的尺寸公差、表面处理以及连接件的强度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旨在确保限位定位装置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例如,在高寒地区,装置需要承受低温和冻融循环的影响;而在沿海地区,则需抵御盐雾侵蚀。
以京沪高铁为例,该线路采用了符合 TBT 2075.3-2010 标准的限位定位装置。据统计,自投入使用以来,该装置成功避免了多次因接触线偏移导致的供电中断问题,显著提升了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乘客体验。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强风和暴雨,限位定位装置的表现尤为突出。
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限位定位装置也面临着更高的性能要求。未来的研发方向将集中在轻量化设计、智能化监测以及环保材料的应用上。例如,通过集成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装置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预警。
总之,TBT 2075.3-2010 的实施为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限位定位装置作为其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