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氦净化与氦辅助系统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及性能指标。本文件适用于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氦净化与氦辅助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
Title:Design Criteria for Helium Purification and Helium Auxiliary Systems of 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NS 34-2020《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氦净化与氦辅助系统设计准则》中,有一条重要的修订内容是关于氦气净化系统的在线监测和处理能力。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更加细化,特别是增加了对放射性惰性气体(如氪、氙)以及裂变产物(如碘)的处理要求。
以氦气净化系统中的碘吸附器为例,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碘吸附剂的选择、装填方式及定期更换周期。根据标准要求,在实际应用时,首先需要确定反应堆运行期间可能释放的最大碘浓度,并据此选择合适的碘吸附材料。常用的碘吸附剂包括银离子交换树脂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碘捕获效率。其次,对于吸附器的设计,应保证其容积足够容纳预计的碘负荷,并且布置合理以避免“穿透”现象发生,即未被吸附的碘逸出到下游系统中。
此外,关于定期更换周期的问题,标准指出应当基于实验数据或者经验公式来设定一个安全值。通常情况下,当碘吸附剂的饱和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就需要进行更换,这个过程不仅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还直接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除了遵循上述技术指标外,还需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及时记录并分析每次运行后的性能参数变化情况,确保整个净化流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