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在假想管道破损事故情况下的防护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及验证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阶段的安全防护评估与改进。
Title:Design Criteria for Hypothetical Pipe Rupture Accidents Protection in High-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K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NS 24-2020《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中,关于假想管道破损事故的防护设计准则有诸多更新和改进。本文将聚焦于“压力边界完整性”这一关键条文的新旧版本差异及其应用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压力边界的定义较为笼统,主要强调了材料选择与制造工艺的重要性,但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来指导实际工程设计。而在TCNS 24-2020中,这一部分得到了显著加强,增加了对压力边界完整性的定量要求,例如明确规定了在不同工况下允许的最大泄漏率以及相应的检测频率。
以最大泄漏率为例,新版标准提出,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任何单个设备或管道组件的泄漏量不得超过其额定流量的0.1%;而在事故工况下,则需确保整个系统内的总泄漏量控制在额定流量的1%以内。此外,还要求定期开展无损检测(NDT)工作,并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以便后续评估。
这种变化反映了从定性描述向定量管理转变的趋势,使得工程师在进行具体项目规划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为了有效实施这些新要求,设计团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压力边界监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安装高精度传感器、设置自动报警装置等手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其次,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按照规定周期执行必要的检修任务,如超声波探伤、射线照相检验等。
最后,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并遵守新的规范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CNS 24-2020通过对压力边界的严格管控,进一步提升了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的安全性能。这不仅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也为未来类似设施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