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毛细管材的术语和定义、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尺寸及允许偏差、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人体植入用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毛细管材。
Title:Degradable Medical Magnesium Alloy Capillary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SBM 0006-2021《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毛细管材》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毛细管材制定的标准。该标准在推动可降解金属材料在医疗领域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标准中关于“力学性能测试”的变化展开讨论,并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力学性能测试的变化
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对力学性能测试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调整。具体表现为增加了对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测试的要求,并明确了试样尺寸以及测试环境条件。这些改变旨在更准确地反映材料的实际使用状态下的力学特性,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应用方法详解
1. 试样准备
- 根据标准规定,试样的长度应为100mm±2mm,直径为3mm±0.1mm。
- 试样表面应当光滑无缺陷,以确保测试结果不受表面状况影响。
2. 测试环境
- 测试应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50%±5%的环境中进行。
- 这一设置模拟了人体内的生理条件,有助于获得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的数据。
3. 测试步骤
- 使用万能试验机按照规定的速度加载直至断裂。
- 记录下屈服点对应的载荷值(即屈服强度)及最大载荷值(即抗拉强度)。
- 分析所得数据,评估材料是否符合预期设计要求。
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评价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毛细管材的力学性能,为其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合理选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改进不仅提高了标准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也为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