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农酥梨建园的选址、规划、土壤准备、苗木选择与栽植、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农酥梨 orchard 的建立与初期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stablishing 'Shannong Suli' Pear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农酥梨”建园技术规程中关于土壤改良要求的变化及应用解析
在TSDYY 108-2022《山农酥梨》建园技术规程的新版标准中,土壤改良部分较旧版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新版标准更加注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的具体要求,以及改良措施的针对性。这一变化对实际建园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土壤改良为例,在旧版标准中,仅提出“应进行土壤改良”,但未明确改良的具体指标和操作方法。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达到或超过2%,pH值应在6.5至7.5之间,并强调通过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等手段实现改良目标。
那么如何具体实施这些要求呢?首先,测定现有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是关键步骤。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检测或使用便携式土壤测试仪自行测量。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低于2%或者pH值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对于有机质含量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每年秋季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如堆肥、厩肥)每亩3000至4000公斤来提升土壤肥力。同时,在果园内间作绿肥作物(如苜蓿、三叶草),不仅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至于pH值调节,则需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当pH值偏低时,可撒施生石灰,一般每亩用量为50至100公斤;若pH值偏高,则可施用硫磺粉,用量通常为每亩15至25公斤。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物质均需提前与有机肥混合后均匀撒施于地表,再深翻入土,确保改良效果。
此外,土壤改良并非一次性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建议在建园初期就制定详细的改良计划,并逐年监测土壤状况,及时调整改良措施,从而为山农酥梨的优质高效生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