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通过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的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中椎体间的骨性融合。
Title:Spinal Implants -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Titanium Alloy Interbody Fusion De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SBM 0001-2021《脊柱植入物 增材制造钛合金椎间融合器》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增材制造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的表面粗糙度提出了更严格的规定。
根据TCSBM 0001-2021的规定,增材制造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5μm。这一要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植入物与人体骨骼的良好结合,提高生物相容性和长期稳定性。
应用这一条文时,制造商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产品的表面粗糙度。例如,在选择增材制造工艺时,应考虑其对表面光洁度的影响,并可能需要进行后续的抛光或喷砂处理以达到所需的Ra值。此外,在质量检测环节,应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技术,如触针式轮廓仪或光学测量设备,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增材制造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