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橡胶填料用钢渣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钢渣为原料,经加工处理后用于橡胶制品填充的钢渣粉。
Title:Rubber Filler Steel Slag Pow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橡胶填料用钢渣粉在建筑材料和橡胶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TCISA 116-2021《橡胶填料用钢渣粉》标准对钢渣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之间的一个重要变化——钢渣粉活性指数的要求。
钢渣粉活性指数的变化
# 新旧版本对比
在旧版标准中,钢渣粉的活性指数主要依赖于水泥胶砂强度比值来评估其活性。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材料性能理解的加深,新版标准引入了更为精确的测试方法,即通过测定钢渣粉与基准水泥混合后形成的胶砂试件的7天和28天抗压强度来计算活性指数。这一改变不仅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使得不同批次之间的质量稳定性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确保符合TCISA 116-2021标准中关于钢渣粉活性指数的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准备:选取代表性钢渣粉样品,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预处理。
2. 试验配比:按照一定比例(通常为1:3)将钢渣粉与基准水泥混合均匀,形成测试用胶砂。
3. 成型与养护:将混合好的胶砂按照规定的尺寸制作成标准试件,并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
4. 强度测试:分别在第7天和第28天时,使用压力机测量试件的抗压强度。
5. 计算活性指数: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公式计算出钢渣粉相对于基准水泥的活性指数。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评价钢渣粉作为橡胶填料使用时的活性水平,从而指导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此部分重点介绍了如何准确地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测定钢渣粉的活性指数,这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促进其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TCISA 116-2021标准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