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ARAM24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检验项目及技术指标,包括功能测试、性能评估和环境适应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ARAM24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出厂检验、验收及定期维护检测。
Title:SYT 6389-1999 ARAM24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nspection Items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YT 6389-1999标准中关于ARAM24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验项目和技术指标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SYT 6389-1999 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标准,规定了ARAM24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检验项目和技术指标。该标准旨在确保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符合行业要求,从而保障地震勘探工作的准确性。
ARAM24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是衡量系统在噪声环境中提取信号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SYT 6389-1999标准,ARAM24系统的信噪比应不低于50 dB。这意味着系统能够有效抑制背景噪声,确保地震数据的清晰度和可靠性。
动态范围是指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大信号与最小可检测信号之间的比率。ARAM24系统的动态范围应达到至少100 dB。这一指标保证了系统在强弱信号并存的情况下均能准确记录数据。
频率响应定义了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信号放大能力。ARAM24系统需要满足特定的频率响应曲线,通常要求在0 Hz 至 250 Hz范围内保持稳定,以确保地震波形的完整性。不满足频率响应要求可能导致数据失真。
时间延迟是指地震信号到达各采集单元的时间差。ARAM24系统的时间延迟应控制在±1 ms以内。时间延迟的精确控制对于地震数据的空间定位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地震资料解释的准确性。
极性一致性是指所有采集通道对同一信号的响应方向是否一致。可以通过输入标准信号并观察输出波形来验证。如果发现极性不一致,需调整系统设置或更换硬件。
电源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和长期运行能力。ARAM24系统要求供电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的±5%。任何超出此范围的情况都可能造成系统性能下降甚至故障。
SYT 6389-1999标准主要针对ARAM24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制定,但其部分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可以为其他类似设备提供参考。不过,具体设备的检验还需结合其自身的技术规格进行调整。
ARAM24系统的检验结果需与SYT 6389-1999标准中的技术指标逐一对照。只有当所有检验项目均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时,才能判定系统合格。若某项指标未达标,则需进行维修或重新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