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气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包括储量动用程度、采收率、递减率等关键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本文件适用于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实施及评价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管理。
Title:Main Production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Gas Field Develo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F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YT 6170-2005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SYT 6170-2005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国家标准,规定了气田开发过程中主要生产技术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范围。它为气田开发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评估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SYT 6170-2005中涉及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包括: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气田开发的效果和效率。
气田采收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气田采收率 = (累计产气量 / 地质储量) × 100%
其中,累计产气量是指气田自投产以来的实际总产气量,地质储量是通过地质勘探确定的气田总储量。
综合递减率反映了气田在一定时期内产量下降的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递减率 = [(期初产量 - 期末产量) / 期初产量] × 100% ÷ 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通常以年为单位。
注采比是指注入气田的气体体积与采出气体体积的比值,用以衡量气田注气驱替的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注采比 = 注入气体体积 / 采出气体体积
注采比小于1表示注入气体不足,可能导致气田压力下降;注采比大于1则表明注入气体充足。
储层压力系数是指气田当前地层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的比值,用于评估储层的压力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储层压力系数 = 当前地层压力 / 原始地层压力
当储层压力系数接近1时,表明储层压力保持稳定;低于1时,则需要采取措施补充压力。
SYT 6170-2005主要适用于常规气田的开发,但对于非常规气田(如煤层气或页岩气)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标准进行调整。具体适用范围需根据气田类型和开发条件决定。
单井日产量是衡量气井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气田的整体经济效益。高单井日产量意味着更高的开采效率和更低的运营成本。因此,在气田开发设计中,优化井位布置和提高单井日产量是关键目标之一。
SYT 6170-2005自发布以来未有正式修订版本,但随着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相关指标和计算方法可能会在未来的新版标准中进行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