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气藏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及各类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本文件适用于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相关领域的气藏分类工作。
Title:Classification of Gas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YT 6168-2009 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标准,用于气藏的分类。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SYT 6168-2009 的主要目的是为气藏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分类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气田开发和管理。通过统一的分类标准,可以提高气藏研究和开发的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根据 SYT 6168-2009,气藏主要依据地质特征、储层条件和气藏类型进行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构造气藏是指由构造运动形成的气藏,通常与断层、褶皱等构造活动密切相关。这类气藏的天然气主要聚集在构造圈闭中,具有较高的勘探价值。
岩性气藏是由于储层岩性的变化而形成的气藏。其特点是天然气聚集在单一或复合的岩性圈闭中,通常与砂体、碳酸盐岩等储层密切相关。这类气藏的勘探难度较大,但一旦发现,储量往往较为稳定。
复合气藏是指同时具备构造和岩性因素的气藏。这类气藏的形成机制复杂,通常需要综合多种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气藏的储层物性分类主要是根据储层的渗透率来划分的:
储层物性直接影响气藏的开发方式和经济效益。
气藏规模的划分主要依据储量大小:
SYT 6168-2009 主要适用于常规气藏的分类,对于非常规气藏(如页岩气、煤层气)可能不完全适用。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况调整分类标准。
SYT 6168-2009 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气藏开发的规划和决策。通过明确气藏的类型和特性,可以优化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进步和新发现的气藏类型增多,SYT 6168-2009 可能需要适时修订以保持其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更新计划,但相关机构会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