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毛木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菌种制备、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毛木耳的栽培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uricularia polytrich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毛木耳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为了规范其栽培技术,TLZLSF 007-2022《毛木耳栽培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培养基配方”这一关键环节的重要变化,并深入解析新版标准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培养基配方较为单一,主要以木屑为主料,辅以少量稻糠和麸皮,这种配方虽然成本低廉,但存在营养成分单一、产量不稳定等问题。而在新版标准TLZLSF 007-2022中,培养基配方得到了显著优化,增加了玉米芯、豆粕等新型原料的比例,同时调整了氮源与碳源的比例,使得培养基不仅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营养,还能有效提高毛木耳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如何正确应用这一新的培养基配方呢?首先,在选择原材料时,要确保玉米芯新鲜无霉变,豆粕蛋白质含量达到规定标准。其次,在配制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比例混合各种原料,通常情况下,木屑占50%,玉米芯占30%,稻糠占10%,麸皮占5%,豆粕占5%。此外,还需加入适量石膏粉调节pH值至6.5左右,并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以杀灭杂菌保证栽培环境的清洁。
通过采用这样的培养基配方,可以有效提升毛木耳的生长速度和抗逆能力,从而实现更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这不仅是对传统栽培方式的一次革新,也为推动毛木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