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枇杷病虫无害化治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治理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枇杷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无害化治理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toxic Control of Loquat Diseases and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枇杷病虫无害化治理是保障枇杷品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在TRSPPXH 005-2022《枇杷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生物防治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老版本的标准中,生物防治虽然被提及,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和细节要求。而在新版本中,明确了以天敌昆虫为主的生物防治方法,并详细规定了如何引入和维护这些天敌昆虫的生态环境。
例如,在使用瓢虫控制蚜虫时,规程指出应在每年春季开始前,在果园内设置专门的释放点,每个释放点间隔约10米。每公顷应释放至少2000只成年瓢虫,同时确保周围环境中有足够的寄主植物供瓢虫繁殖。此外,还强调要避免在同一区域连续多年使用化学农药,以免影响瓢虫种群的稳定。
这种具体化的指导有助于果农更好地执行生物防治策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实现枇杷病虫害的有效管理和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通过这样的标准化操作,可以显著提高枇杷果实的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