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然气藏地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储层参数的确定、储量计算及分类评价等。本文件适用于天然气藏的地质评价工作。
Title:Methods for geological appraisal of natural gas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YT 5601-1993 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主要规定了天然气藏地质评价的方法和流程。这项标准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工具之一。
天然气藏地质评价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化的分析手段,评估地下天然气储层的潜力与可行性。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子领域,包括地质构造分析、储层物性评价以及储量计算等。这些子话题共同构成了天然气藏地质评价的整体框架。
地质构造分析
地质构造是天然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断层、褶皱等地质特征的研究,可以判断储层是否具备良好的封闭性和储集能力。例如,在四川盆地的某次勘探中,科研人员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发现了一条断层带,该断层有效地阻止了天然气向上逸散,从而形成了一个优质的天然气藏。
储层物性评价
储层物性直接影响天然气的开采效率。储层物性评价通常包括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岩石矿物成分的测定。例如,某气田的砂岩储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约20%)和良好的渗透率(超过100毫达西),这使得该气田成为高产气井的理想选择。
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是天然气藏地质评价的关键环节。根据SYT 5601-1993的规定,储量计算需要结合动态测试数据和静态地质参数。在长庆油田的一次储量评估中,通过综合运用体积法和物质平衡法,最终确定了该区域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达到500亿立方米。
SYT 5601-1993不仅规范了上述技术流程,还强调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要求所有测量数据必须经过多次验证,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SYT 5601-1993为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其应用范围涵盖了从勘探到开发的全过程。这项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天然气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