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碎屑岩油藏描述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地质建模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碎屑岩油藏的地质研究和开发方案设计。
Title:Reservoir Description Methods - Part 2: Clastic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YT 5579.2-2008 是中国石油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专注于碎屑岩油藏的描述方法。这项标准为碎屑岩油藏的勘探、开发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碎屑岩油藏是指由碎屑物质沉积形成的储层,其特点是储层孔隙度高、渗透性好,但储层分布复杂,因此需要精确的描述方法来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碎屑岩油藏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储层结构多样,包括砂岩、砾岩等多种类型。这些储层的孔隙结构复杂,受沉积环境和后期构造作用的影响较大。此外,碎屑岩油藏的非均质性显著,这使得油气资源的分布难以预测。为了克服这些挑战,SYT 5579.2-2008 提供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描述方法,如地震资料解释、测井数据分析以及地质建模等。
以中国某大型油田为例,该油田主要为碎屑岩油藏,储层厚度大、分布广。在开发初期,由于缺乏详细的油藏描述,导致油气产量较低。后来,油田采用了SYT 5579.2-2008 标准中的方法,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和测井曲线的综合分析,成功识别了多个高产油区。经过优化后的开发方案使油田的日产量提高了30%,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此外,在碎屑岩油藏的开发中,还应注意环境保护问题。例如,在新疆某油田,通过采用先进的注水技术,不仅提高了采收率,还有效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SYT 5579.2-2008 标准为碎屑岩油藏的描述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框架,帮助油气企业更高效地开发资源。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为全球范围内的油气开发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无论是地震资料的精细化处理,还是地质建模的广泛应用,都体现了现代油气工业对科学性和精确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