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碳酸盐岩成岩阶段的划分原则、方法及特征描述。本文件适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和评价。
Title:Classification of Diagenetic Stages for Carbonate Rocks
中国标准分类号:D9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碳酸盐岩是地球沉积岩中一类重要的岩石类型,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其成岩过程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SYT 5478-2003 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标准,用于规范碳酸盐岩成岩阶段的划分方法。这项标准不仅为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碳酸盐岩成岩阶段划分的核心在于揭示岩石从沉积到后期改造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包括早期成岩作用、中期成岩作用以及晚期成岩作用。这些阶段反映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碳酸盐岩的物理化学变化,例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等。
根据 SYT 5478-2003 标准,碳酸盐岩成岩阶段的划分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关键指标: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该地区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应用 SYT 5478-2003 标准,科研人员将塔里木盆地某区块的碳酸盐岩划分为四个成岩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成岩作用,表现为颗粒支撑结构和较高的孔隙度;第二阶段为中期成岩作用,孔隙度显著降低,同时出现大量白云石胶结物;第三阶段为晚期成岩作用,孔隙被进一步充填,但仍保留部分次生孔隙;第四阶段为深埋藏期,岩石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和重结晶作用。
这些阶段划分结果与该区的实际油气产出情况高度吻合,表明成岩阶段划分对于预测储层质量和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SYT 5478-2003 标准为碳酸盐岩成岩阶段划分提供了系统化的框架,有助于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对孔隙度、矿物成分和流体活动的综合分析,研究人员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碳酸盐岩的成岩演化过程。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数据的积累,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为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