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裂缝性油(气)藏探明储量的计算原则、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裂缝性油(气)藏探明储量的计算与评价。
Title:Calculation Details for Proven Reserves of Fractured Oil (Gas)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F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YT 5386-2010 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裂缝性油(气)藏探明储量的计算方法和流程。这一标准对于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裂缝性油(气)藏是指储层中存在大量天然裂缝的油气藏,其地质特征复杂,储量计算难度较大。因此,SYT 5386-2010 的出台为相关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裂缝性油(气)藏因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在勘探和开发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裂缝的存在使得储层的渗透率分布极不均匀,这直接影响了油气流动路径和产量预测。其次,裂缝的形态、规模和分布难以准确刻画,这对储量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裂缝性油(气)藏的动态特性也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多种手段进行评估。
SYT 5386-2010 提出了多种探明储量计算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容积法和数值模拟法。容积法通过估算储层体积和油气饱和度来计算储量,而数值模拟法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油气产量和分布。
这些方法的选择需根据裂缝性油(气)藏的具体情况而定,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以某大型裂缝性气田为例,该气田的储层主要由剪切裂缝组成,储层厚度约50米,裂缝密度较高。根据SYT 5386-2010 的规定,技术人员采用数值模拟法对探明储量进行了计算。经过多轮迭代和校验,最终得出探明储量约为100亿立方米,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良好。
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SYT 5386-2010 在裂缝性油(气)藏储量计算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它也为类似项目的储量评估提供了宝贵经验。
SYT 5386-2010 作为裂缝性油(气)藏探明储量计算的重要指南,不仅规范了行业的技术标准,还推动了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地质认识的深化,这一标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