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抽油杆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陆上和海上石油开采中使用的钢制抽油杆。
Title:Steel Sucker Rods for Oil Extra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E10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YT 5029-2006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标准,用于规范抽油杆的设计、制造和检验。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SYT 5029-2006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全称《抽油杆》。该标准规定了抽油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石油开采中使用的抽油杆,包括但不限于常规抽油杆、玻璃钢抽油杆等。这些抽油杆主要用于将地面动力传递到井下抽油设备,以提取原油。
抽油杆的表面应光滑无裂纹、折叠、划痕等缺陷。对于轻微瑕疵,允许通过修整后继续使用,但需符合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范围。
抽油杆应采用防潮、防锈的包装方式,通常为捆扎包装。每根抽油杆两端需有保护装置(如塑料帽),并附带清晰的标识,包括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常规抽油杆和玻璃钢抽油杆,但对于其他特殊类型(如柔性抽油杆)可能不完全适用。在选择时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确认。
SYT 5029-2006是中国石油行业的国家标准,更注重适应国内油田的实际工况条件。相比之下,国际标准可能更侧重于通用性和统一性,但在某些细节上可能不如中国标准细致。
抽油杆的使用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工作环境、载荷情况、维护保养等。一般来说,符合标准的抽油杆在正常条件下可使用数年,但需定期检查和更换。
是的,标准会根据技术进步和实际需求进行修订。例如,SYT 5029-2006可能在未来被更新版本取代,以适应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