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电阻感应法测定油田注入水中悬浮颗粒的方法、步骤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油田开发过程中对注入水悬浮颗粒含量的监测和评价。
Title: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in Oilfield Injection Water - Electrical Sensing Zon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F1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YT 0531-1994 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标准,专门用于指导油田注入水中悬浮颗粒的测定方法,其中电阻感应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这项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油田注水作业的质量和效率,防止因悬浮颗粒过多而导致的设备腐蚀、堵塞等问题。
电阻感应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颗粒通过传感器时引起的电阻变化来计算颗粒的数量和大小分布。当颗粒通过由两个电极构成的传感器时,会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被检测到。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
在油田注水系统中,悬浮颗粒的存在会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害。例如,较大的颗粒可能导致管道堵塞,而细小颗粒则可能加速金属表面的腐蚀。因此,准确测定悬浮颗粒的特性对于保障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某大型油田曾因未及时监测注水水质,导致注水泵频繁故障,每年维修费用高达数百万元。引入SYT 0531-1994标准后,通过电阻感应法定期检测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不仅显著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还提高了注水效率。据统计,在实施该标准后的三年内,该油田的注水系统年均故障次数减少了70%以上。
综上所述,SYT 0531-1994标准及其所包含的电阻感应法为油田注水作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检测手段,对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