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铝型材喷涂前处理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工业等领域中铝型材喷涂前的表面处理过程。
Title:Aluminum Profile Pre-treatment Method Before Spray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J95
国际标准分类号:25.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PR 0015-2022《铝型材喷涂前处理方法》是铝型材表面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与旧版相比,新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更新,其中关于“磷化处理工艺参数”的调整尤为关键。
在老版本中,磷化处理的温度范围设定为30℃至40℃之间,而新版本则将其调整为40℃至50℃。这一变化并非随意修改,而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结果。提高磷化温度有助于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使磷化膜更加均匀致密,从而提升后续喷涂附着力。
具体应用时,操作人员需严格控制槽液成分及浓度,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例如,锌离子浓度应维持在1.5g/L~2.5g/L范围内,总酸度保持在30点~60点之间,游离酸度则控制在2点~6点。同时,还要注意搅拌方式和时间,以保证溶液混合均匀。
此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检测并调整各项指标,避免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磷化效果下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标准带来的优势,实现高质量的铝型材喷涂前处理。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