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拔罐疗法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规范、操作流程及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针灸从业者及相关研究人员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拔罐疗法。
Title:Evidence-based Acupunctur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upping Therapy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AM 0015-2019《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拔罐疗法》中,有一条重要的更新值得深入探讨,即关于拔罐留罐时间的变化。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对这一参数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调整。
根据TCAAM 0015-2019的规定,拔罐的留罐时间被推荐为10至15分钟。这一范围相较于以往的标准更加具体,旨在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在旧版指南中,虽然也提到留罐时间的重要性,但并未给出如此明确的时间区间,这可能导致实际应用中的随意性较大。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好这个时间段至关重要。过短可能无法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而过长则可能引起皮肤损伤或其他不适。因此,在实施拔罐疗法时,应严格遵循此建议的时间范围,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比如,针对体质较弱或者皮肤敏感的患者,可以选择靠近下限的时间;而对于慢性疾病或需要较强刺激的情况,则可以适当延长至接近上限。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确保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以便更好地发挥拔罐的作用。同时,操作者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以保证安全有效地完成治疗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疗效,还能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