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体化石(介形类、腹足类、轮藻类)的分析和鉴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形态描述、分类鉴定及报告编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石油地质勘探中微体化石的研究与应用。
Title:Methods for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fossils (Ostracoda, Gastropoda, Charophyta)
中国标准分类号:E1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Y 5522-1992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微体化石(包括介形虫、腹足类和轮藻类)的分析与鉴定方法。这些微体化石广泛存在于沉积岩中,是研究地质历史、古环境变化以及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这些化石的形态学特征、生态习性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科学家能够推断出地层年代、古地理环境及沉积相类型。
微体化石主要包括介形虫、腹足类和轮藻类三大类群。介形虫是一种小型甲壳动物,其壳体保存完好,常用于确定地层年代;腹足类则以螺旋状壳体著称,可以反映水体深度和温度的变化;轮藻类则以其复杂的生殖结构成为研究淡水环境的重要标志。这些化石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还为油气田的勘探提供了关键线索。
SY 5522-1992标准详细描述了微体化石的采集、制备、观察和鉴定流程。首先,需要从钻井岩心中提取样品,经过清洗、筛选后制成薄片或涂片。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化石进行观察,记录其大小、形状、纹饰等特征。最后,依据已有的分类系统进行比对,确定化石种类。
例如,在某次油气勘探项目中,科研人员通过分析介形虫化石的壳体纹饰,成功识别出一种特有的介形虫组合,从而确认了目标地层的地质时代为白垩纪晚期。这一发现为后续的储层评价奠定了基础。
微体化石分析技术在石油地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帮助划分地层界限,还能提供关于古生态系统的宝贵信息。例如,某油田通过轮藻类化石的研究,发现其所在区域曾为温暖湿润的浅水环境,这为油气藏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SY 5522-1992标准作为微体化石分析领域的权威指南,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支持,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