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进出口纺织品中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混合物的纤维定量分析的近红外法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口纺织品中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混合物的定量分析。
Title: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s - Fib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 Near Infrared Method - Part 7: Polyester Fiber and Polyamide Fiber Mix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SNT 3896.7-2020标准,探讨了近红外法在进出口纺织品中对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混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原理、操作流程及应用优势。通过系统分析该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化贸易的发展,纺织品的质量控制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作为两种常见的合成纤维,在实际应用中常以混合形式存在。准确测定这两种纤维的比例对于产品质量评估和合规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化学溶解法虽然可靠,但耗时较长且操作复杂。相比之下,近红外光谱法因其快速、无损、环保的优势,逐渐成为纤维定量分析的理想选择。
SNT 3896.7-2020标准中提出的近红外法主要依赖于近红外光谱的吸收特性。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在近红外波段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通过采集样品的光谱数据并结合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对纤维成分比例的精确计算。
近红外法在纤维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包括:
然而,该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
SNT 3896.7-2020标准中规定的近红外法为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尽管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但其在纺织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优化模型精度和扩展适用范围,以满足更广泛的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