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SNT 1521-2005 输入性蠓类虫媒病毒检测规程

    SNT 1521-2005 输入性蠓类虫媒病毒检测规程
    蠓类虫媒病毒检测规程输入性病原学
    18 浏览2025-06-10 更新pdf0.3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输入性蠓类虫媒病毒的检测方法、样品采集、实验室处理及鉴定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口岸及相关领域蠓类携带虫媒病毒的监测与防控。
    Title:Procedure for Detection of Arboviruses in Imported Culicoi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99

  • 封面预览

    SNT 1521-2005 输入性蠓类虫媒病毒检测规程
  • 拓展解读

    输入性蠓类虫媒病毒检测规程概述

    SNT 1521-2005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输入性蠓类虫媒病毒检测的标准规程。该标准主要针对通过国际旅行、贸易或其他途径进入中国的蠓类昆虫及其可能携带的病毒进行检测,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虫媒病毒病的跨境传播。蠓类虫媒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广泛的地理分布,因此,这项规程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蠓类虫媒病毒的危害与防控需求

    蠓类虫媒病毒,如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等,可引起严重的人类疾病。这些疾病的传播通常依赖于蠓类作为媒介昆虫。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人员和货物的频繁流动增加了虫媒病毒传播的风险。因此,建立科学、高效的检测规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2019年,某国际机场曾检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直接关联到携带病毒的蠓类昆虫。

    • 蠓类的生态习性决定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分布。
    • 虫媒病毒的多样性及快速变异特性,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检测规程的具体内容

    SNT 1521-2005 标准详细规定了蠓类虫媒病毒检测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包括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等环节。

    • 样本采集:要求在入境口岸或高风险区域设置监测点,采用诱捕器捕捉蠓类样本。
    • 实验室检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RT-PCR)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如ELISA),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 结果分析:将检测结果与历史数据对比,评估病毒传播风险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实际应用案例

    以某国际机场为例,该机场每年处理数百万旅客和大量进口货物。根据 SNT 1521-2005 的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在机场周边设置蠓类诱捕装置,并将捕获的蠓类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病毒检测。在一次例行检测中,实验室发现了一种罕见的虫媒病毒,及时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避免了潜在的大规模疫情爆发。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 SNT 1521-2005 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它不仅为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还帮助相关部门建立了完善的防控体系。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SNT 1518-2005 国境口岸黄热病监测规程

    SNT 1520-2005 输入性蚤类病原体检测规程

    SYT 6775-2010 滩海堤坝坝体检测规程(瑞雷波法)

    DLT 1462-2015 发电厂在线氢气系统仪表检测规程

    DLT 1852-2018 工频接地电阻测量设备检测规程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