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国境口岸及其相关区域灭蜚蠊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和效果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国境口岸及交通工具上的蜚蠊防治工作。
Title:Procedures for Cockroach Control at National Po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蜚蠊(即蟑螂)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不仅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传播多种疾病,如痢疾、霍乱和伤寒等。因此,在国境口岸这一特殊区域,有效的灭蜚蠊措施显得尤为重要。SNT 1516-2005《国境口岸灭蜚蠊规程》为这一领域的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该规程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确保国境口岸环境的卫生安全,防止病媒生物跨境传播。
SNT 1516-2005规程涵盖了蜚蠊的监测、预防和控制的多个方面。首先,规程强调了监测的重要性,要求定期对国境口岸的环境进行蟑螂密度调查,以掌握其分布情况。其次,规程提出了具体的防制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此外,规程还明确了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的要求,以确保执行过程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以某国际航空枢纽为例,该机场曾因蜚蠊问题受到旅客投诉。通过实施SNT 1516-2005规程,机场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首先,他们加强了日常巡查和监测频率,发现蜚蠊主要集中在餐饮区和垃圾处理点。随后,通过物理防治封闭缝隙,并在关键区域布设诱捕器。同时,选择性地使用环保型杀虫剂进行喷洒,有效降低了蜚蠊密度。经过半年的努力,蜚蠊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旅客满意度大幅提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境口岸的卫生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SNT 1516-2005规程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规程的技术细节,推广智能化监测设备的应用,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构建无蜚蠊污染的健康环境。